根據2025年3月公布的最新財報,金像電2月營收達38.61億新台幣,月增8.16%、年增47.26%,創歷史單月新高。第一季累計營收74.3億新台幣,年增23.3%,打破傳統淡季框架。法人預估,隨蘇州廠擴產10%及泰國廠第三季量產,2025年營收成長率將達10%。
| 指標 | 數值 | 同比變化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
| 月營收(新台幣) | 38.61億 | +47.26% |
| 毛利率 | 30% | 持平 |
| 訂單能見度 | 至第三季 | 延長60天 |
| 外資持股比例 | 45.8% | +3.2% |
| 800G交換器板良率 | 85% | +20% |
金像電的技術突破與AI伺服器需求,緊密連結上下游產業動態:
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因生成式AI需求,2025年支出預估達1,128億美元。關鍵技術如EUV光刻機(ASML主導)及刻蝕設備(中微公司市占提升),直接影響高階PCB基板的生產效能。金像電的30層基板技術突破,需仰賴上游設備精度提升,例如蘇州廠導入的「尾氣液冷裝置」專利,優化散熱與良率。
AI伺服器UBB(Universal Baseboard)層數需求從24層提升至30層,帶動金像電在高密度互連(HDI)板市占率。其技術優勢體現在兩大陣營:
AI伺服器僅佔全球伺服器市場15%,但年複合成長率達32%,且規格升級週期縮短至12-18個月。金像電近7成營收來自伺服器板,直接受惠於「AI硬體軍備競賽」。
台股電子產業與國際市場高度連動,需綜合三維因子:
2025年3月Fed維持利率4.25-4.5%,但暗示年內降息2次。歷史數據顯示,當Fed暫停緊縮時,台股外資流入量提升1.5倍。金像電外資持股比例已達45.8%,若Fed轉向寬鬆,國際資金可能進一步加碼科技股。
金像電泰國廠預計第三季量產,避開美中科技戰關稅風險,並切入東南亞數據中心供應鏈。此舉呼應台積電、日月光等大廠的「China+1」策略,強化地緣分散性。
2024巴黎奧運雖已結束,但AI伺服器與運動科技設備(如即時賽事分析系統)需求延續,形成「後奧運科技紅利」。比較相關概念股表現:
| 公司 | 2025營收成長率 | 本益比(PE) | 外資持股變化 |
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
| 金像電 | 10%↑ | 22.5x | +3.2% |
| 洲明科技 | 18%↑(LED顯示)| 35.4x | +1.8% |
| 元隆雅圖 | 15%↑(文創IP) | 28.7x | -0.5% |
| 錦江酒店 | 8%↑(巴黎據點)| 18.9x | +2.1% |
| 優勢(Strengths) | 劣勢(Weaknesses)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▶ 獨家供應NVIDIA/ASIC陣營UBB板 | ▶ 高階人才短缺,泰國廠量產進度風險 |
| ▶ 30層基板良率領先同業20% | ▶ 單一客戶(前兩大CSP)占比過高 |
| ▶ 外資法人共識買入評等 | ▶ 原物料(銅箔基板)價格波動敏感 |
| 機會(Opportunities) | 威脅(Threats)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▶ AI伺服器滲透率從15%→25% | ▶ 美中科技禁令擴及PCB技術出口 |
| ▶ 東南亞數據中心基建潮 | ▶ 同業競逐高層板價格戰 |
| ▶ 奧運衍生運動科技設備需求 | ▶ Fed延後降息導致資金撤離新興市場|
1. 規格升級戰:AI伺服器UBB層數將挑戰40層,金像電需持續投入研發(Ru0026D占比需維持8%以上)。
2. 綠色製造壓力:歐盟碳關稅可能增加PCB出口成本5-7%,泰國廠需導入再生能源。
3. 地緣分散化:印度、中東晶圓廠擴產,帶動區域性PCB需求,但需克服文化與法規差異。
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