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文末附「台股投資行為問卷」邀您分享經驗)
▍「2023年買進創惟賺30%卻賠光」的警示
PTT股版熱門討論串「[標的] 創惟(6104)多」中,網友ay分享:「2023年3月用元大App買在180元,看到『主力進出』顯示外資連買5日,KD值低於20就重壓200萬,7月漲到234元沒賣,結果9月跌回160元才停損」。
關鍵失誤在於:
1. 過度依賴「單一技術指標」卻忽略「三大法人買賣超彙總」頁籤(位於股市首頁右側欄)顯示同期投信倒貨4,000張
2. 未交叉比對「個股新聞」與「財務報表」頁面,該公司當季EPS衰退23%卻被市場消息掩蓋
▍「台積電股利重配」的介面活用術
反觀PTT名人fk運用永豐金App「股利再投資」功能,設定台積電(2330)股息自動買零股:「2021年領到6萬股息,系統在除息後第3天以580元買入103股,到2023年實現37%複利增長」。其操作關鍵:
▍博傑股份補倉決策的介面盲區
2024年3月某專業投資者於36.2元補倉博傑股份(002975),當日帳面虧損22,820元。分析其操作介面:
▍2025年介面改進實測:以「三層風控儀表板」為例
我們實測國泰證券2025 Beta版首頁新增功能:
1. 槓桿健康度檢視:整合融資利率、維持率、個股波動率於同一面板
2. 股利重配模擬器:輸入股息再投資比例,自動生成5年複利曲線
3. 異常交易比對:當買賣頻率偏離個人習慣值15%時觸發預警
根據2024年《臺灣證券市場異常交易行為分析》,78%違約交割案存在共同特徵:
| 致命錯誤 | 對應介面功能誤用 | 案例比例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
| 槓桿交易未設停損 | 融資頁面「自動平倉」功能未啟用 | 63% |
| 股利陷阱 | 「殖利率排行」未過濾虧損公司 | 41% |
| 散戶資訊落差 | 未開啟「重大訊息推播」 | 57% |
▍成功者的介面設定心法
1. 雙層K線佈局:主圖疊加「日線+周線」,副圖同步顯示「法人買賣超」與「融資餘額」
2. 自定義警示規則:例如「當日沖銷比例>30%」或「本益比偏離產業均值20%」時觸發通知
3. 報表匯出排程:每周末自動生成「持股波動率分析」與「現金流壓力測試」
▍槓桿交易生存指南
▍股利再投資的介面自動化
1. 設定「高波動股」股息100%轉入貨幣基金
2. 「穩定配息股」股息70%再投資+30%現金流
3. 系統依大盤本益比自動調整比例
▍散戶保護的隱藏功能
(以下問卷結果將於下期公佈並標註貢獻者PTT帳號)
1. 【選股策略】您最常使用股市首頁的哪三個功能篩選標的?
□ 技術指標(KD/MACD) □ 法人買賣超 □ 殖利率排行
□ 新聞情緒分析 □ 主力籌碼 □ 財務報表速覽
2. 【停損紀律】當持股下跌時,您如何決定賣出時機?(可複選)
□ 固定比例(如-10%) □ 技術支撐位跌破 □ 融資維持率警示
□ 成交量異常放大 □ 參照同類型投資人行為
3. 【槓桿使用】過去一年中,您認為最實用的風險控制工具是?
□ 自動平倉設定 □ 槓桿健康度評分 □ 壓力測試模擬
□ 波動率即時預警 □ 從不使用槓桿
4. 【股利策略】您如何處理現金股息?(可複選)
□ 全數領出 □ 再投資原股 □ 轉買其他標的
□ 依大盤位階調整比例 □ 存入高利活存
--
(全文共3,287字,文中案例取自公開討論與監管報告,個股提及僅為教學說明,不構成投資建議)
參照2024年3月25日股市實戰論壇操盤紀錄
綜合東方財富網2019年專業投資者操作思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