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2023年台股AI概念股爆發以來,PTT股板常見兩種極端案例:「All-in緯創賺30%」的幸運兒與「抄底創意反被套牢」的慘賠族。例如,網友「AI小王子」分享:
> 「2023年3月用技術分析買進緯創(3231),搭配籌碼面外資連買訊號,抱到7月高點出場,報酬率35%。但同年9月看到創意(3443)跌到1,500元以為撿便宜,結果外資報告下修目標價,硬拗到破千元才停損,賠掉半年薪水。」
這類案例凸顯兩大關鍵:
1. 選股指標需多維驗證:僅看股價或單一籌碼易陷誤區,需結合產業趨勢(如AI伺服器需求)、法人動向(如外資持股變化)與技術面(月線支撐)。
2. 停損紀律決定存活率:PTT常見「凹單文化」,但專業操盤手普遍設定「虧損8%強制出場」機制,如某期貨交易員強調:
> 「開倉資金5萬,雲止損固定4,000-5,000元(8-10%),就算浮盈10%也立刻上移保本點,避免人性弱點干擾。」
參考「金融大數據服務」公布的夸父投資組合(2023年9月啟動),其操作AI科技股的核心策略為:
1. 週期共振選股法:
2. 槓桿風險控管:
根據2024年台灣證交所統計,AI概念股常見兩類異常交易模式:
1. 「假突破真出貨」:主力拉抬小型AI股(如IP設計族群),透過社群釋放利多消息,吸引散戶追高後倒貨。監控數據顯示,這類個股在爆量長紅K後,三日內下跌機率達67%。
2. 「股利重配陷阱」:部分公司利用高配息吸引存股族,但產業實質成長性不足(如AI邊緣運算應用模糊),導致隔年填息率低於50%。
散戶自保三招:
綜合法人研報與產業動態,2025年具備「低基期+高擴張」潛力的AI次領域包括:
1. 散熱解決方案:隨AI伺服器功耗突破1,000瓦,雙鴻(3324)的均溫板技術(VC)已打入美系CSP大廠供應鏈。
2. 先進封裝設備:台積電CoWoS產能供不應求,閎康(3587)的材料分析需求暴增,PMW值進入長期上升週期。
3. AI邊緣運算ASIC:創意(3443)轉型客製化晶片設計,法人預期2025年毛利率將回升至35%以上。
(⬇️填寫問卷抽「AI選股神器VIP月卡」⬇️)
1. 你如何設定AI股的停損點?
□ 硬性規定-8%砍倉 □ 看心情決定 □ 參考技術面支撐 □ 從不止損
2. 選擇AI股時,你最重視哪些指標?(可複選)
□ 外資持股比例 □ 本益比 □ 自由現金流 □ 老闆臉書發文頻率
3. 你曾因哪些因素慘賠AI股?
□ 聽明牌跟單 □ 槓桿開太大 □ 忽略產業趨勢 □ 相信「這次不一樣」
(⬆️立即分享你的血淚史,領取2025 AI趨勢圖鑑⬆️)
夸父投資組合操作實錄(金融大數據服務,2025/03/22)
個人期貨帳戶日損益報告(2025/03/17)
週期循環分析法應用於純碱、PVC交易(金融大數據服務,2025/02/23)
--
(本文案例與數據均基於公開紀錄,投資有風險,決策請謹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