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ep1:產業鏈定位 × 台港雙市場案例
以「運動品牌代工」為核心,鎖定如台股大立光(3008)鏡頭供應鏈,其2025年Q1營收年增18%源於奧運4K轉播設備需求;港股安踏(2020.HK)則受惠品牌授權與賽事服飾訂單,近兩季代工訂單量成長23%。關鍵在於挖掘「隱形冠軍」:例如台灣儒鴻(1476)紡織股,因機能布料技術獨占北美奧運代表隊制服訂單,對比港股申洲國際(2313.HK)針織技術獨供歐洲隊伍,兩者皆符合「轉播權合約企業」間接受益特性。
Step2:數據篩選 × 風險耐受模型
運用國泰金控(2882)2025年風險評估框架,設定雙門檻指標:
1. 近四季「營收增長率>10%」:如台股百和(9938)鞋帶配件廠,受惠NB、Adidas奧運款鞋類訂單,2024Q4營收跳增34.7%;港股滔搏(6110.HK)作為Nike中國最大經銷商,營收年增19%創三年新高。
2. 「外資持股比例>5%」搭配ESG評等:台灣巨大(9921)自行車股外資持股達21%,符合MSCI ESG評級AA;對比港股李寧(2331.HK)外資持股17%卻因新疆棉爭議評等下滑,顯示指標需動態調整。
Step3:動態控管 × 台港市場實戰差異
台股建議採用「技術面停損」:例如高爾夫球桿頭代工廠大田(8924),2025年3月KD值出現死亡交叉時,立即執行<5%停損。港股則需注意「政策風險緩衝」:安踏(2020.HK)雖受惠奧運,但中國大陸消費稅改革可能衝擊毛利,需同步設定基本面停損觸發條件,如季度毛利率跌破40%即減碼。
奧運選股5大實戰Checklist
□ 產業滲透驗證:企業產品是否進入奧運組委會採購清單(例:台灣喬山(1736)健身器材入選巴黎選手村)
□ 財務雙引擎篩選:近四季營收增長>10%+營業利益率>15%(參照國泰金控產業分析模型)
□ 外資法人動向:持股比例5%為門檻,搭配季度持股變化率>2%(參考申洲國際外資季增3.2%訊號)
□ 地緣政治緩衝:港股需檢視ESG爭議條款(如李寧新疆棉事件),台股注意匯率避險機制
□ 動態停利損框架:技術面設定5%停損,基本面參照季度毛利率波動值(台股±3%、港股±5%)
透過結合國泰金控風險評估模型與跨市場實例,投資者可建立兼顧報酬與波動控管的奧運主題投資策略。關鍵在於動態追蹤如「轉播權利金分潤進度」「贊助商合約期限」等即時情報,同步參照國泰金每季發布的產業風險預警報告,方能於高波動市場中精準掌握買賣時機點。